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是什么結構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2-07新聞編輯:青島愛大生
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是什么結構目前主要有兩種學說,即成相膜理論和吸附理論。成相膜理論認為,當鋁合金等金屬溶解時,處在鈍化條件下,在表面生成緊密的、復蓋性良好的固態(tài)物質(zhì),這種物質(zhì)形成獨立的相,稱為鈍化膜或稱成相膜,此膜將金屬表面和溶液機械地隔離開,使金屬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,而呈鈍態(tài)。
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是什么結構實驗證據(jù)是在某些鈍化的金屬表面上,可看到成相膜的存在,并能測其厚度和組成。如采用某種能夠溶解金屬而與氧化膜不起作用的試劑,小心地溶解除去膜下的金屬,就可分離出能看見的鈍化膜,鈍化膜是怎樣形 成的?當金屬陽極溶解時,其周圍附近的溶液層成分發(fā)生了變化。一方面,溶解下來的金屬離子因擴散速度不夠快(溶解速度快)而有所積累。另一方面,界面層中的氫離子也要向陰極遷移,溶液中的負離子(包括OH-)向陽極遷移。
上一篇:不銹鋼材料的鈍化處理方式下一篇:鋁合金等金屬是如何鈍化的
此文關鍵字: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是什么結構